ISBN/ISSN:978-7-200-13725-5
价格:CNY49.00
出版: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9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1987~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1987~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1987~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1987~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1987~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1987~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 ,1987~
载体形态:499页 ;23cm v. 插图(部分彩图) ;26cm. v. 插图(部分彩图) ;26cm. v. 插图(部分彩图) ;26cm. v. 插图(部分彩图) ;26cm. v. 插图(部分彩图) ;26cm. v. 插图(部分彩图) ;26cm. v. 插图(部分彩图) ;26cm.
简介:本书讲述作者从抗战爆发的1937年到1941年因病被迫离开中国内地到香港然后回美国这几年时间内,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和中国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身份,奔走于华中前线,以同样的热情和爱心做了大量有益于中国抗战的事情。
并列题名:Battle hymn of China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China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China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China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China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China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China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China
中图分类号:I712.55 F8 TU238 TU2 TU238 TU2 TU238 TU2 TU238 TU2 TU238 TU2 TU238 TU2 TU238 TU2
责任者:史沫特莱 艾格尼丝 著 江枫 译 陶思媛 译 张庆宗 译 江西财经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卷期:No.1(1987,6)~ No.1(1987,6)~ No.1(1987,6)~ No.1(1987,6)~ No.1(1987,6)~ No.1(1987,6)~ No.1(1987,6)~
会议名称: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 重庆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豆瓣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的战歌》是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战地报告文学著作的中文译本。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共分为10个部分,它报道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军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客观地叙述了自己在中国的12年里的见闻和经历。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战地报告文学著作的中文译本。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共分为10个部分,它报道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军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史沫特莱以对中国的深情、忠于革命理想的原则立场,以写普通人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写为了从一切形式的压 迫下解放出来而奋斗的人为切入点,着力于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和精神世界的揭露,客观地叙述了自己在中国的12年里的见闻和经历。
豆瓣作者简介: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928年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十二年里,她访遍了中国华北、华中的大部分地区,献身于所报道的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并尽己所能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各种援助,同时召唤更多的国际友人一同为中国抗战出力,且为增进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做出了巨大努力。她的《中国的战歌》《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在反击》等专著,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的革命斗争,成为不朽之作。
目录:
译序 史沫特莱,不朽的战士
一 往事一瞥
渊源
对亚洲的向往
欧洲之行
遥远的地平线
二 中国今昔(1928—1931)
进入“中世纪”
精神贵族与无产者
生死场
上海的恐怖
鲁迅
南方插曲
上海游击战
三 帝国主义与革命(1931—1936)
死亡的进军
人的权利
汽车:No.1469
苏联小憩
四 统一战线与战争(1936—1937)
西安事变
人与思想
无畏的斗士
偷越新闻封锁线
战争
五 汉口,最后的日子(1938)
汉口的逆流
红十字先驱
汉口末日
斗争在继续
六 在游击区(1938—1939)
新的土地
新四军
医师急需“教具”
妇女们插上一手
一个农场的故事
转变中的军人:第五十军
日军的铁蹄
横渡扬子江
七 穿过华中(1939年暮秋)
张云逸司令员和第四支队
游击队伤员
桂系部队的根据地
安徽:过去对未来
安徽阴谋
事变
凄凉的歌声
上帝的人
我的朋友,一位修女
八 冬季攻势(1939—1940)
日本人的屠刀
合作社
“请转告贵国同胞……”
冬,士兵在湖北
爱唱歌的司令官
有良心的将军
反抗
九 再访游击区(1940)
又和游击队在一起
我的中国儿子
挺进纵队和盐工
卖国贼与爱国者
别了!
十 重庆和以后(1940—1941)
重庆
救护总队在继续战斗
香港
译后
馆藏部门 | 物理位置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卷期 | 状态 |
文学艺术(三层东阅览室) | 南区馆三层东阅览室 | 01744839 | I712.55/X136 | 01744839 | 在架可借 | |
文学艺术(三层东阅览室) | 南区馆三层东阅览室 | 01744840 | I712.55/X136 | 01744840 | 在架可借 | |
南区样本库 | 南区馆负一层(2#库) | 01744841 | I712.55/X136 | 01744841 | 在架库本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494686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