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 收藏:0
:1966-1976 南山, 南哲主编

ISBN/ISSN:978-7-203-10359-2

价格:CNY56.00

出版: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8.06

载体形态:382页 图 ;24cm

丛编:周恩来生平

简介:本书讲述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 三届人大的政治工作报告曾经提出, 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可以按两步来设想: 第一步, 用15年时间, 即在1980年以前, 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第二步, 在本世纪内, 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827=73 Z6

责任者:南山 主编 南哲 主编 尼科尔斯 ((Nichols, James H. Jr.)) 整理 于璐 译 刘馨 译 孙璐 译 安亚玲 译 刘晓晔 译 陈筱卿 译 张乔玟 译 吕佩谦 译 中共大连市委 宣传部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是完整讲述周恩来一生的权威著作。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山、南哲两位研究员作为周恩来研究的权威专家,精心梳理周恩来生平事迹,用艰苦卓绝、开国总理、砥柱中流三个主题词,精确概括了周恩来的一生。
作品描述的周恩来生平事迹是我们认识周恩来,学习周恩来,纪念周恩来*为重要的文献。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周恩来坚忍不拔、无私奉献、政治智慧、开阔胸怀的伟人风采。

豆瓣作者简介:

南山(陈扬勇),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长期从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思想生平研究和著作编辑工作。参加《江泽民文选》、江泽民《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周恩来经济文选》、《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李鹏论科教兴国》、《李鹏论可持续发展》、《李鹏论宏观经济》、《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等著作的编辑,参加《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大事记》等著作的编撰;参加电视文献纪录片《周恩来》、《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使命》、《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思想历程》等的撰稿与拍摄,参加中国道路课题组研究工作,共同撰写了《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市场经济篇)》等著作。专著《建设新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著有《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走出西花厅——周恩来视察全国纪实》、《周恩来外交风云》。
南山(陈扬勇),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长期从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思想生平研究和著作编辑工作。参加《江泽民文选》、江泽民《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周恩来经济文选》、《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李鹏论科教兴国》、《李鹏论可持续发展》、《李鹏论宏观经济》、《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等著作的编辑,参加《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大事记》等著作的编撰;参加电视文献纪录片《周恩来》、《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使命》、《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思想历程》等的撰稿与拍摄,参加中国道路课题组研究工作,共同撰写了《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市场经济篇)》等著作。专著《建设新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著有《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走出西花厅——周恩来视察全国纪实》、《周恩来外交风云》。
南哲(杨明伟),南开大学哲学硕士,研究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宣传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思想生平研究工作,以及现实文献的编研工作。先后参加过《周恩来年谱》、《邓小平年谱》、《陈云传》和大型文献纪录片《周恩来》等的撰稿。著有《周恩来》(中华名人丛书)、《世纪伟人周恩来》、《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至1965》、《周恩来:二十六年总理风云》、《中外领袖之间》、《陈云晚年岁月》、《周恩来外交风云》(合著)、《毛泽东思想方法导论》(合著)等。主编或参与主编《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三十年》、《周恩来生平》、《走向新中国——中共五大书记》、《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科学家论语》、《中国共产党90年评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

目录:

动乱岁月 砥柱中流
(1966—1976)
一、把住经济生死关
1 艰难之中抓生产 2
2 挽救交通大动脉 15
3 托起中华民族航空梦 34
4 动乱中抓核工业 43
二、大树参天护英华
5 “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
50
6 党、政、军负责人的避风港
68
7 保护民主人士 82
三、力挽狂澜稳大势
8 面对红卫兵运动的狂潮 97
9 “二月抗争”中的特殊作用
106
10 在“七二○”事件前后
130
11 敲掉江青的“车”“马”“炮” 141
四、忍辱负重撑危局
12 忍辱负重斗群贼 146
13 面对江青刺来的暗剑 157
14 身边工作人员的遭遇 190
五、开创外交新格局
15 大批极“左”修复对外关系
194
16 世界瞩目的握手 225
17 致力于中日邦交正常化
258
六、解放干部批极“左”
18 果断机智地处理林彪事件
272
19 关键时刻再纠极“左”
290
20 危难之秋举“邓公” 306
21 “解放”175 位将军 315
七、zui后斗争谱辉煌
22 挫败“四人帮”的组阁梦
326
23 支持邓小平搞整顿 334
八、魂归大地情未了
24 zui后的587 天 350
25 骨灰撒向江河大海 377
附 注 381
后 记 383

馆藏部门 物理位置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卷期 状态
社会科学(四层东阅览室) 南区馆四层东阅览室 01718000 K827=73/X49 01718000 在架可借
南区样本库 南区馆负一层(2#库) 01717999 K827=73/X49 01717999 在架库本
流通北 北校区图书馆 01717998 K827=73/X49 01717998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0030652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