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熊芳芳著

ISBN/ISSN:978-7-5675-8266-8

价格:CNY42.00

出版: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11

载体形态:17, 201页 ;23cm v. 图 ;29cm v. 图 ;29cm v. 图 ;29cm

丛编:大夏书系 ;1

简介:本书在核心素养引发语文界深入思考与创新实践的当下,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由被淡化忽略而变得广受关注。语文名师熊芳芳基于自身多年教育实践, 从丰富审美体验、激活审美情感、培养审美思维、完善审美个性、提升创美能力等方面, 梳理了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 又延伸课堂对接生活, 从日常生活审美、社会生活审美、影视艺术审美等方面探讨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路径与措施, 最终引导学生由审美走向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G633.302 I11 TP393.07 TP393.07 TP393.07 J82 J8 J82 J8 J82 J8 J82 J8 J92 J92 J92 J92 J92 J92 J92 J92 J92

责任者:熊芳芳 著 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 杜薇 译 O Jung Tac 绘 译林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附注:根据2002,no.1(总6)著录 根据2002,no.1(总6)著录 根据2002,no.1(总6)著录 1980至81年由大众电视杂志社出版;1982年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3至1984年no.6由广播出版社出版;1984年no.7至no.12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根据1989, no.2 著录 1980至81年由大众电视杂志社出版;1982年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3至1984年no.6由广播出版社出版;1984年no.7至no.12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根据1989, no.2 著录 1980至81年由大众电视杂志社出版;1982年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3至1984年no.6由广播出版社出版;1984年no.7至no.12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根据1989, no.2 著录 1980至81年由大众电视杂志社出版;1982年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3至1984年no.6由广播出版社出版;1984年no.7至no.12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根据1989, no.2 著录 1980至81年由大众电视杂志社出版;1982年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3至1984年no.6由广播出版社出版;1984年no.7至no.12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根据1989, no.2 著录 1980至81年由大众电视杂志社出版;1982年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3至1984年no.6由广播出版社出版;1984年no.7至no.12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根据1989, no.2 著录

并列题名:Network construction & management Network construction & management Network construction & management Chinese theatre Chinese theatre Chinese theatre Chinese theatre Popular TV Popular TV Popular TV Popular TV Popular TV Popular TV Popular TV Popular TV Popular TV

会议名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剧家协会 浙江省广播电视厅 浙江省广播电视厅 浙江省广播电视厅 浙江省广播电视厅 浙江省广播电视厅 浙江省广播电视厅 浙江省广播电视厅 浙江省广播电视厅 浙江省广播电视厅

前题名:戏剧报 戏剧报 戏剧报 戏剧报

统一题名: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科图分类号:48.75 48.75 48.75 48.75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在核心素养引发语文界深入思考与创新实践的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由被淡化忽略而变得广受关注。语文名师熊芳芳基于自身多年教育实践,从丰富审美体验、激活审美情感、培养审美思维、完善审美个性、提升创美能力等方面,梳理了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又延伸课堂对接生活,从日常生活审美、社会生活审美、影视艺术审美等方面探讨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路径与措施,很终引导学生由审美走向创造美。

豆瓣作者简介:

熊芳芳,中学高级教师,“生命语文”全国首倡者,深圳市盐田不错中学语文教师,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名师”,2018“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人教社部编教材培训专家。已出版《生命语文》《生命语文课堂观察》《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语文不过如此》等七部专著,多家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及专栏作者,《教育家》《中国教师》等杂志对其做过人物专访和深度报道。多次获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应邀赴新加坡及各地讲学400余场。

目录:

序一 语文的芬芳/1
序二 “教我灵魂歌唱” / 5
前言 从“以丝播诗”到“巴洛克”/13

第1讲 审美教育综述

审美教育本来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当教育的审美功能被消解,主体也会随之被消解,因为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藉审美之途来安顿主体的此岸生存。

一、审美教育的诞生与中西比照 / 3
二、近代美育的发展与概念内涵 / 6
三、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 10

第2讲 解读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是需要交流和共鸣的,它期待着阅读主体的感同身受,每一位阅读主体对于审美意象的理解与接受都是一种再创造,一种创造性还原。

一、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 16
二、解读散文中的意象 / 23
三、解读小说中的意象 / 27
四、解读戏剧中的意象 / 30

第3讲 丰富审美体验

应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个体生命要发展,就必须有丰富的体验。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是一种生命成长的历程。

一、直觉体验 / 38
二、认同体验 / 40
三、反思体验 / 43

第4讲 激活审美情感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观照时,情感的力量促使读者欣赏生命之美,领悟生命之思,感受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也促进读者自身的生命成长。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从涵育主体心灵、丰富主体情感出发。

一、情境的精心营造 / 50
二、提问的巧妙设计 / 51
三、文本的深度解读 / 52
四、材料的类比拓展 / 54
五、活动的创意策划 / 56

第5讲 文学语言鉴赏

破译文学文本的语言密码,实质上就是追寻作家的情感轨迹,解读作家的“自我意识”,并与之碰撞共鸣,交流融合。文学语言是创作主体言语活动的诗性结晶,带有审美的特质。

一、探究语言规律 / 63
二、选择教学方法 / 84

第6讲 培养审美思维

审美思维是主体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所作出的能动反应。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思维是文学阅读和文章写作的一种理解和认知方式,是内化了的个体精神图式。

一、知识与感悟——审美经验的生长 / 97
二、理式与判断——审美规律的习得 / 101
三、词语与言说——审美情感的演绎 / 108

第7讲 完善审美个性

个性是个体生命的本质所在,是独立的人格、独特的生理心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每个个体生命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审美个性的参差多态正是人类幸福的本源。

一、偏见与明识 / 114
二、自由与限制 / 116
三、独立与和谐 / 121

第8讲 提升创美能力

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更要提升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养护心灵的敏感性 / 126
二、尊崇心灵的自发性 / 128
三、保持心灵的独创性 / 130
四、提升心灵的交互性 / 132
五、促进心灵的整合性 / 133

第9讲 文学经典审美

那些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有个性化和原创性艺术技巧的经典作品,具有持续可读性,不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表现形式,文学经典都有其独特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是快餐读物无法媲美的。

一、对人性的忠诚度 / 135
二、对个体的关注度 / 137
三、与道德的距离感 / 138
四、对文化的理解度 / 140
五、对时代的超越性 / 142
六、对现实的干预性 / 144
七、对主题的包容度 / 146

第10讲 日常生活审美

尼采曾大声疾呼:“只有作为审美现象,生存和世界才是永远有充分理由的。”如果日常生活缺失了审美,或者说如果我们不善于把日常生活转化为审美现象,我们的生存世界就会变成一地鸡毛,令人厌倦麻木,毫无生机动力。

一、日常生活审美之必需 / 150
二、日常生活审美之可能 / 152
三、日常生活审美之方法 / 156

第11讲 社会生活审美

社会生活审美和文学艺术审美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善”,后者注重“美”),社会生活审美和日常生活审美也不一样(前者注重“关系”且有普适性的价值标准,后者个体多元并存且没有普适性的价值标准)。

一、献身伦理 / 162
二、热爱劳动 / 164
三、享受交往 / 165
四、善待缺陷 / 167
五、拥抱偶然 / 168
六、承担使命 / 170

第12讲 影视艺术审美

影视欣赏进入语文课堂并非标新立异,甚至不是他山之石——影视艺术本身就与语文密不可分。优秀的影视作品能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带给学生强烈而丰富的审美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一、画面审美 / 176
二、叙事审美 / 184
三、人物审美 / 190
四、情蕴审美 / 192

五、台词审美 / 195

馆藏部门 物理位置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卷期 状态
南区样本库 南区馆负一层(2#库) 01718154 G633.302/X51 01718154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4228759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