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ISSN:978-7-5690-4542-0
价格:CNY58.00
出版: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1
载体形态:174页 图 ;24cm
附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6M591307) 乐山师范学院西南边疆宗救与社会研究所项目 乐山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乐山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简介:本书梳理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及哲学思想对原始仪式戏剧文化及其起源的影响, 在总结前贤的基础上紧扣原始仪式戏剧如何从传统、古老的仪式之中产生这一环节, 进一步廓清了原始仪式戏剧的起源及本质。本书将祭祀、仪式与演剧三者平行置于戏剧发生学的研究视野中, 对进一步探究原始仪式戏剧产生的文化动力源泉具有理论探索意义; 同时以“傩”入“道”的研究对廓清中国传统祭祀活动中的戏剧现象及拓宽影视戏剧人类学等研究也具有开拓性。
中图分类号:J805.2
责任者:孔又专, (1974-) 著
豆瓣内容简介:
《中国原始仪式戏剧研究》的主旨是“中国原始仪式戏剧研究”。将巫傩礼仪纳入原始崇拜仪式和原始戏剧层面乃至阴阳文化,是对傩文化底蕴的深度开掘,体现了巫傩文化与道学文化在哲理和仪礼方面的一脉相承。对这一主旨的探究本身就具有创新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1)开拓了中国传统文化“阴阳调和”“五行相克、相谐、相生”的自然哲理。(2)强调了傩蜡祭礼中“万物生发,节令有序”的农业文明理念。(3)阐释了傩祭中的神鬼观念和**逐疫仪礼。(4)延伸到了民俗社火中的祭祀乐舞、祭祀戏剧。
豆瓣作者简介:
孔又专,男,农历1974年12月生,汉族,安徽安庆人,曾用笔名孔含鑫发表学术论著多篇。四川大学本硕博,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中央戏剧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云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白俄罗斯国立艺术大学艺术学博导、艺术学硕导,云南民族大学宗教学硕导、人类学硕导,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乐山师范学院西南边疆宗教与社会研究所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子项目1项。至今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编“西南边疆宗教与社会研究丛书”一套,在《光明日报》《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撰写过程
第一章 原始仪式戏剧研究
第一节 原始仪式戏剧研究概况
第二节 原始仪式戏剧相关问题研究
一、传统祭祀
二、“神”与“道”
三、原始仪式
四、神灵的凭依:“尸”
五、乐舞
六、相关的宗教戏剧研究
第二章 道学阴阳文化与原始仪式戏剧研究
第一节 道学阴阳文化概述
第二节 原始仪式剧之驱鬼逐疫功能研究
一、阴阳文化与“鬼神”观念的产生
二、鬼神祭祀与原始仪式剧之“道在阴阳
第三章 傩戏研究
第一节 傩的分类
第二节 傩戏即原始仪式戏剧
第四章 方相氏驱傩研究
第一节 方相氏研究
第二节 方相氏与蚩尤
第五章 《大傩图》研究
第一节 《大傩图》及已有研究
第二节 道学阴阳五行文化与大傩研究
第三节 《大傩图》中的阴阳五行与大傩文化
第六章 几则典型的原始仪式戏剧研究
第一节 《东海黄公》研究
第二节 《撮泰吉》与威宁彝人的族群记忆
一、古乌撒原始仪式剧”撮泰吉“的简况
二、”撮泰吉“与彝族的族群记忆
三、”撮泰吉“与威宁彝族的民族文化认同
第三节 《跳曹盖》研究
一、”跳曹盖“的遗存及其演出仪式简况
二、”撮泰吉“与”跳曹盖“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关索戏》研究
一、关索戏艺术的简况及现实发展境遇
二、关索戏艺术中的傩蜡文化底蕴与南方边疆民族宗教文化
附录 典籍记载的傩仪及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馆藏部门 | 物理位置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卷期 | 状态 |
文学艺术(三层东阅览室) | 南区馆三层东阅览室 | 02245932 | J805.2/X28 | 02245932 | 在架可借 | |
文学艺术(三层东阅览室) | 南区馆三层东阅览室 | 02245930 | J805.2/X28 | 02245930 | 在架可借 | |
文学艺术(三层东阅览室) | 南区馆三层东阅览室 | 02245931 | J805.2/X28 | 02245931 | 在架可借 | |
南区样本库 | 南区馆负一层(2#库) | 02245929 | J805.2/X28 | 02245929 | 在架库本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567804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