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ISSN:978-7-108-07223-8
价格:CNY49.00
出版: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
载体形态:290页 图 ;21cm
丛编: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简介:青年学者孙飞宇通过对弗洛伊德作品在英译过程中发生的核心概念的转变导致对其精神分析理论的“误读”, 重新为我们还原了弗洛伊德思想的研究论域与精神关怀, 可以大大纠偏中国读者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世俗化理解。作者通过重返弗洛伊德的文本提出,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乃是一种关于人的“灵魂”和人类文明的理论研究。在这一理论的理性化过程中, 存在着值得我们关注的现代知识生产的基本机制。
并列题名:From seele to psycho :a sociological study on classical psychoanalysis
其他题名: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065
责任者:孙飞宇, (1978-) 著
豆瓣内容简介: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对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全新研究。
20世纪,弗洛伊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与英文“标准版弗洛伊德心理学作品全集”的翻译出版有着直接关系。本书从弗洛伊德作品的英译本与德文原著之间细微的文本差异入手,颇具理论想象力地展现了精神分析在从德国向世界范围(特别是美国)的传播中,如何从一项依据人类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兼具艺术与科学的思想实践,逐渐理性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过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核心“灵魂”和对人类文明的关注,在其传播变迁中经由“理性化”而成为了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
豆瓣作者简介:
孙飞宇,1978年生于山东青岛。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硕士,加拿大约克大学社会与政治思想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社会思想史,集中于经典精神分析—社会理论、现象学—诠释学传统中的社会理论等,同时兼顾对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著有Social Suffering and Political Confession: Suku in Modern China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13),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三联书店,2018),译有素德·文卡斯特《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约翰·奥尼尔《灵魂的家庭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等,合译作品有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等。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从灵魂到心理:关于弗洛伊德标准版英译本的知识社会学研究
一、从德文到英文:弗洛伊德作品翻译过程中的理性化现象
二、从作者到译者:新的主张
三、实践的理性化与“业余精神分析”问题
第二章:爱欲与认识:精神分析知识的理性化
一、针对精神分析的压抑:英译本作为弗洛伊德之梦
二、斯特拉齐的回应与移情问题
三、爱欲与认识
四、一个比翻译更复杂的变迁故事
第三章:爱欲与神圣:弗洛伊德思想中的单性繁殖原则初探
一、爱欲(eros)与性(sex):思想史的维度
二、爱欲与神圣:单性繁殖原则
三、从儿童到神圣性
四、余论: 关于诸种讨论的奠基问题
第四章:社会官能征初探
一、弗洛伊德的人类疾病
二、从文明化的性到疾病化的文明
三、马尔库塞的社会官能症
四、阿伦特的艾希曼
五、爱的政治-社会学与微观法西斯主义(micro fascism)
第五章:作为一种社会学的精神分析: 重返灵魂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家庭社会学
二、重返精神分析的社会学
三、社会学视角中的精神分析:重返灵魂的视角
参考文献
后 记
馆藏部门 | 物理位置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卷期 | 状态 |
社会科学(四层东阅览室) | 南区馆四层东阅览室 | 02265195 | B84-065/X73 | 02265195 | 在架可借 | |
社会科学(四层东阅览室) | 南区馆四层东阅览室 | 02265192 | B84-065/X73 | 02265192 | 在架可借 | |
社会科学(四层东阅览室) | 南区馆四层东阅览室 | 02265194 | B84-065/X73 | 02265194 | 在架可借 | |
南区样本库 | 南区馆负一层(2#库) | 02265193 | B84-065/X73 | 02265193 | 在架库本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1623624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