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字段内容
001 01h0264238
005 20201124151751.0
010 $a: 978-7-5675-9762-4$d: CNY68.00
100 $a: 20201124d2020 em y0chiy0120 ea
101 $a: chi$c: eng
102 $a: CN$b: 310000
105 $a: y a 000yy
106 $a: r
200 $a: 黑格尔的自由主义批判$A: hei ge er de zi you zhu yi pi pan$e: 语境中的权利$d: = Hegel's critique of liberalism$e: rights in context$f: (美) 史蒂芬·B. 史密斯(Steven B. Smith)著$g: 杨陈译$z: eng
210 $a: 上海$c: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 2020
215 $a: 311页$d: 24cm
225 $a: 权利丛编$A: quan li cong bian$f: 王涛主编
314 $a: 史蒂芬·B. 史密斯 (Steven B. Smith), 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自1984年以来任教于耶鲁大学, 现为政治科学阿尔弗雷德·考勒斯 (Alfred Cowles) 讲席教授。杨陈, 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硕士, 清华大学宪法学博士,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法哲学。
320 $a: 有书目
330 $a: 在本书中, 作者史密斯梳理了黑格尔对以权利为本位的自由主义传统的批判, 后者既包括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性质的自然法思想, 也包括以康德、费希特为代表的德国观念论性质的自然法权学说, 更加涉及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大革命的权利传统。在黑格尔看来, 整个近代自由主义权利观念以社会契约论为前提, 并试图从抽象的基本原则推衍出现实的法政体制, 而这显然低估了权利问题的复杂性。但就整体而言, 黑格尔却并非反自由主义者, 正如史密斯所言, 其保留了古典自由主义中为核心的部分, 并在相互承认的法权理论中加以重新表述。而黑格尔法权学说的特殊之处则在于, 将近代自然法理论予以排除的历史、文化要素重新纳入了视野, 而国家同样保障与发展个体之间相互承认与尊重的权利。由此, 黑格尔发展出了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法治国学说。
410 $1: 2001 $a: 权利丛编$f: 王涛主编
510 $a: Hegel'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 rights in context$z: eng
517 $a: 语境中的权利$A: yu jing zhong de quan li
600 $a: 黑格尔$A: hei ge er$g: (Hegel, Georg Wehelm),$f: 1770-1831$x: 哲学思想$x: 研究
606 $a: 思想家$A: si xiang jia$x: 哲学思想$x: 研究$y: 美国$z: 现代
690 $a: B516.35$v: 5
701 $c: (美)$a: 史密斯$A: shi mi si$c: (Smith, Steven B.)$4: 著
702 $a: 杨陈$A: yang chen$4: 译
801 $a: CN$b: XAWSL$c: 20201124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589066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