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字段内容 |
---|---|
001 | 01h0332113 |
005 | 20220710144234.0 |
010 | $a: 978-7-03-069682-3$d: CNY98.00 |
100 | $a: 20220705d2021 em y0chiy50 ea |
101 | $a: chi |
102 | $a: CN$b: 110000 |
105 | $a: a a 000yy |
106 | $a: r |
200 | $a: 隐喻翻译转化研究$A: yin yu fan yi zhuan hua yan jiu$f: 孙秋花著 |
210 | $a: 北京$c: 科学出版社$d: 2021 |
215 | $a: 289页$c: 图$d: 24cm |
225 | $a: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丛书$A: jiao yu bu ren wen she hui ke xue zhong dian yan jiu ji di hei long jiang da xue e luo si yu yan wen xue yu wen hua yan jiu zhong xin xue shu cong shu |
300 | $a: 感谢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的资助 |
314 | $a: 孙秋花, 博士 (后),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320 | $a: 有书目 (第278-284页) |
330 | $a: 本书以翻译中的常见现象--隐喻翻译为研究对象。基于俄汉隐喻语料分析, 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法、宏观与微观结合法、归纳与演绎结合法等研究方法, 借用认知思维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深入研究隐喻翻译。本书首先对隐喻的内涵和外延; 翻译的概念和单位、翻译的轴心、翻译转化的灵魂;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概念隐喻的翻译、隐喻翻译的灵魂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 借助思维科学理论深入探讨隐喻翻译转化机制的本质--以“转内容”为主, “化形式”为辅, 进而考察隐喻翻译思维转化中概念的类比、判断、推理在原语“点、线、面”理解机制, 语际“线、面、体”转化机制和译语“点、线、面、非隐喻”表达机制中的互动性, 这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创新之处。以隐翰翻译思维转化机制为基础, 围绕“化形式”为主, “转内容”为辅, 继而揭示隐喻翻译转化的策略和方法。影响隐喻翻译思维转化机制和隐喻翻译转化方法的因素有主体因素、语境因素、文化因素等, 对这些因素的细致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隐喻翻译转化过程。隐喻翻译转化研究具有独特的转化机制和转化方法, 是翻译研究中的特色研究, 可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翻译理论研究。 |
410 | $1: 2001 $a: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606 | $a: 俄语$A: e yu$x: 隐喻$x: 翻译$x: 研究 |
690 | $a: H355.9$v: 5 |
701 | $a: 孙秋花$A: sun qiu hua$4: 著 |
801 | $a: CN$b: XAWSL$c: 20220705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598910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